查看原文
其他

三十而立|桐乡引擎,“燃”起来!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3-01-20

编者按


1993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沿用了563年的“桐乡县”正式更名为“桐乡市”。同年5月4日,桐乡隆重举行撤县设市庆祝大会。


由“县”变“市”,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是桐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方位的变革。30年来,桐乡儿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发展业绩,创造了令人称赞的“桐乡速度”,桐乡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全面反映桐乡撤县设市3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推出撤县设市30周年系列报道《三十而立》,全面展现桐乡30年蝶变。



来回穿梭的智能小车、鳞次栉比的厂房高楼,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如今走进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眼见之处均是活力四射、现代感十足的场景。



谁能想到,30年光阴,曾经的荒烟蔓草之地摇身一变成了喜迎四海宾客的靓丽南大门。


谁又能想到,这片占据全市面积12%的土地,凭借12%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3的工业产值、40%的工业投资、50%的外资,代表桐乡创造诸多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成为推动桐乡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压舱石”“顶梁柱”。





无中生有

孵化世界级企业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吹醒了桐乡这方土地。


同年,桐乡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決定》,在桐乡大地上掀起了发展经济的热潮。也是这一年,桐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


500万元启动资金,20万元开办经费,这是桐乡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初的全部家底。


△桐乡经济开发区 李渭钫摄于1993年


在同批成立的园区中,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并不占优势。既然“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努力”。


租用的办公场所,抽调的工作人员,纵使面对“电话机挂在桑柴头、办公桌扛在肩架头”的困境,承载着桐乡工业强县崛起之梦的桐乡经济开发区依然创新性提出“划定区域、沿路开发”的发展策略。


很快,在桐乡城区南部,横跨现复兴南路的“开发区启动区”揭开面纱,征迁面积只有0.89平方公里。


但就是在这片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桐乡人硬是上演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奇迹。


“只要你愿意来,把池窑项目搞上去,没有钱我们帮你筹。可以用股份制的方法筹资,我们帮你找股东。”一句话,让振石创始人张毓强做出了将玻纤厂从石门镇搬到桐乡的重大决定。


1993年3月18日,“桐乡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联营项目签字仪式”举行,巨石由此诞生。它也成为入驻桐乡经济开发区启动区的首家内资企业。


△1993年3月18日,桐乡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起步就是高起点,瞄准国内先进技术的巨石投资7500万元开始攻克池窑拉丝生产线难题,创造了当时桐乡历史上单个项目投资金额最大的记录。仅仅用时1年零4个月,首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池窑拉线生产线就宣告建成。


△1994年11月28日,张毓强点燃了池窑的第一把火


而后年产1.6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年产6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的相继落成投产,让巨石真正从石门湾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并成功问鼎世界头把交椅。“引用当时县委书记的一句话:没有桐乡经济开发区就没有巨石,没有巨石就没有桐乡经济开发区。”回忆起巨石的成长经历,张毓强如是说。


不止巨石,在桐乡经济开发区这片热土上,有着太多关于发展、跨越、腾飞的故事,也诞生了无数“首个”和“第一”。


1995年,桐昆集团从将磊鑫纺织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的“试水”之举起步,逐步缔造出一个世界涤纶巨头;2002年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不起眼的作坊小厂”成长为世界级领军企业……


△中国·桐昆化纤工业城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30年来,桐乡经济开发区牢牢抓住产业这个“重要基础”和“根本支撑”,将一无所有的工业小区,打造成为拥有制造业企业105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7家,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9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0亿元的产业高地。截至2022年11月底,桐乡经济开发区拥有上市企业7家,占全市总数的70%。


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壮大,“投屏”到桐乡这座城市,同样有着直观印证。撤县建市以来,善于“无中生有”的桐乡,敢闯敢拼、顶风开船,用“三根丝”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市的蝶变,稳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有中出新

闪耀数字之光


2014年,对于桐乡而言,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于桐乡经济开发区来说,亦是如此。


那一年,桐乡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它的加成,瞬间集聚数字经济风起云涌之势,也让桐乡经济开发区找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在这场“触网”行动中,行业龙头企业依然走在了前列。于是我们看到,在桐昆集团,管理者轻松点击指挥大屏,就能实时了解各工厂的生产运行状况。巨石“产业大脑”能实时采集、高效处理超4万点位数据,让智能装备、智能系统与人实现了互联。


△桐昆数智运营中心

△巨石“产业大脑”


引龙头、强链条、促集聚,更多的企业梦想在这里放飞。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自2014年落户于此,实现了从“0”到“1”的“整车梦”突破,完成了从“第1台”到“突破20万台”的跃升。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018年,总投资超10亿元的宇视科技全球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短短4年企业产值从6.5亿元飞跃至突破50亿元。


△宇视科技全球智能制造基地


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每85秒就可以下线一台变速器,供应给吉利、北汽、雷诺等汽车企业。


△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赋能下,不断涌现的数字经济企业激发乘数效应,加速推动桐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1至11月,桐乡经济开发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151.4亿元、增加值27.7亿元。


目前,桐乡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以宇视科技、永泰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以合众新能源、双环传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以巨石集团、华友钴业为代表的前沿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格局。


跳出开发区看桐乡。眼下的桐乡,正以开发区为主平台,抢抓数字机遇,从传统的“三根丝”裂变到“三智一网”,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心腹地先进制造基地。





新中启转

打造宜居宜业生态


30年,对桐乡经济开发区来说,能发生多大的变化?


先看面积。从1993年不到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到2005年核准的7.23平方公里,再到如今辖区面积93.31平方公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再看行政体制。从成立之初的桐乡县经济开发区,到2017年的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横空出世。“区街合一”后,这里不再只是5个工作日、12小时的“产业园区”,而是7个生活日、24小时的“活力城区”。


30年间,桐乡经济开发区实现了由单一性工业园区向综合性现代化新城转型的发展目标,蝶变为“产、城、人”有机融合和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城。


产城融合带来的幸福感,百姓感受最深。2010年,伴随着“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的疾驶,桐乡人百年铁路梦终于实现,群众向往已久的沪杭“半小时交通圈”,也由梦幻时空变为美好现实。



自此,桐乡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坐拥高速、高铁两大门户的大平台。交通的畅通,带来了各种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桐乡经济开发区也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量转化为群众生活的质量。


整合组建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搬迁提升启新学校,成立“春泥教育发展基金”,推动教育质量实现明显提升。改造高桥集镇、史桥集镇、骑塘集镇、亭桥集镇,不断丰富美丽城镇建设的内涵。


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新建伯鸿系列书房(书屋)、太虚故里文化苑、鲍月景艺术馆等,让群众共享高品质文化生活。发源于越丰村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三治融合”正向“四治融合”迭代升级。


△越丰村三治融合馆


眼下,高铁产业新城的规划已跃然纸上。这个彰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新图景的未来城和示范区,也让桐乡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转中求优

硬实力优无止境


“申请一个电话,就花费了好几个月时间。”谁曾想到,30年前,张毓强的一句“抱怨”促成了如今桐乡经济开发区一流营商环境的硬实力。


1998年,桐乡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桐乡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决定》,着力优化改善开发区的营商环境。


从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桐乡经济开发区选准“突破口”“切入点”,紧盯企业“难点”“痛点”,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和水平,从政策扶持、减税降费、简化流程,到完善配套、拎包入住,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让营商环境变得更“暖”。



“初到桐乡人生地不熟。好在开发区指定了1位工作人员专门与我们对接处理从拿到土地至正式开业期间的所有问题。”直至现在,桐乡市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应依然很是感谢落地之时,桐乡经济开发区为企业提供的暖心服务。


“宇视企业文化中‘务实创新’四个字感觉和桐乡很契合,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鹏国更是数次为桐乡经济开发区点赞。


在合众新能源联合创始人林伟义看来,桐乡对企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政策上,更体现在应对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时,能够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梧桐叶茂引凤来,才聚于此成事业。诚如张鹏国所言,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会被桐乡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所吸引,来到桐乡,扎根桐乡。


“我们的故事从桐乡开始,也将一直在桐乡继续。”“学霸夫妻”张靖和孙陆创立的智塑健康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为3D骨骼打印领域的领先者。2019年,曾在国外生活了20年的“海归人才”申水文正式加盟合众新能源,负责动力总成及控制、自动驾驶(ADAS)等研发工作,他直言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智塑健康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的3D骨骼打印


如今,在桐乡经济开发区落户、创业、安家已然成为一大批企业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首选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桐乡经济开发区已汇聚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350人,引育国家级和省级特聘专家等高端人才88名,新增各类人才创业项目120个,数量位列嘉兴乃至全省前列。


作为桐乡发展的亲历者和实践者,开发区参与了桐乡经济的一次次跨越发展、见证了桐乡产业的一次次华丽蝶变。


这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开发建设之路,背后映射的,正是桐乡“从无到有、由小变强”的经济发展之路。


1993年,桐乡浩浩荡荡按下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快进键”。一步一个脚印,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成长为全省第9个千亿县级市,荣登2022年中国百强县榜单第21位。


时移世易,这片土地孕育的文化没有变,时代的传奇和火红的故事一直都在接续谱写。三十而立的桐乡,令人无限期待……

记者丨杨文婕

通讯员|沈歆妍

编辑丨俞珂

责编丨施玉婷


最新动态:


嘉兴市委书记陈伟来桐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心系“一老一小”,做好疫情防控
桐乡3个重大项目土地出让,集中签约!
蹲点日记丨三个护士长的感人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